毽子陪伴我走過小學生活。

曾經連《一》都不會,直到成為小學的No.1(自己說)。

隨著年紀逐漸增加,身旁擁有毽魂的人卻逐漸減少,最後只剩自己,孤芳自賞。

毽子,有很多種,我的是雜貨店裡買的塑膠毛毽子,一個只要10元。

玩法也有很多種,我玩的是類似競技舞蹈的Battle,有很多招式。(這裡先不說Battle的規則,以後心血來潮再說)

招式的名稱我會用《》括起來。

 

根據自己的分類來說,毽招在踢點的位置,基本上分為「地上」、「一般」、「跳招」這三個位置。

而根據腳是否放下,又分為「觸地」以及「懸空」兩個狀態。

再根據習慣使用的腳,又歸類為「慣用」與「分解」類型。

以上的專有名詞有些並沒有特別指定,只是為了方便記述,我特地加上去的。

 

這邊先來介紹一下所謂的「慣用腳」是什麼?

慣用腳的意思顧名思義,就是習慣使用的腳,大部分的人都是用右腳來踢毽子。

而「分解」則是與「慣用」相反,也就是使用不習慣的那隻腳來踢毽子。

為什麼要分呢,原因是在Battle出招的時候,有條規則,就是對方如果要招的話,後面的人必須做出與要招相同的毽招,包括使用的腳。

例如,出招的人用右腳踢《一》,3下,要了。這個招式就是《三》。後面的人就必須用右腳踢《一》,3下。

聽起來很合理,但其實存在著不合理的盲點,原因是後面的人習慣使用的腳如果不是右腳呢?

所以我在Battle的時候都會特地強調了「慣用」的意思。

為什麼會注意到這點,因為我的「慣用」腳就是左、右腳兼具,所以又特別強調了「分解」是使用不習慣的腳。

 

接著來介紹什麼叫做腳是否放下?

意思是踢到毽子之後,在踢下一次的這段時間裡,踢毽的腳有沒有碰到地上,因為碰不碰地的難度有差異,且部分毽招的名稱也會不一樣。

為什麼要強調在踢下一次的時間裡,因為可以穿插「觸地」與「懸空」來增加要招之後的困難與複雜度。

例如,《一》與《璇》就是僅差在踢完之後,腳是「觸地」還是「懸空」的狀態。

所以要招為《一璇一璇一璇》,就是踢了之後腳「觸地」,然後踢了腳「懸空」接著踢,踢完再「觸地」,然後再踢「懸空」,繼續踢,「觸地」,最後踢的時候「懸空」。

 

至於踢點的意思,就是腳與毽子接觸的時候,那個時候的點。

「地上」,就是腳幾乎都貼在地上或者離地僅有幾公分,地上的毽招幾乎都是讓毽子停留在腳上為主。

「一般」,一腳在地上,另一腳舉起來踢為主。

「跳招」,顧名思義就是跳起來踢的毽招,幾乎都會需要雙腳離地。

 

這些僅是基本觀念,先提過之後,對於毽招的描述才能夠更加清楚。

如果毽招是用「分解」腳完成的話,在名稱前面就會加上「分解」或者「陰」來區別。

所以使用「慣用」腳完成則就代表「陽」的意思。

觸過毽子的人,幾乎都聽過《龍》、《鳳》、《秦》、《花》等等名稱,現在就來說說內容吧。

 

《一》

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毽招,一腳踩於地上,另一腳彎曲朝踩於地上的腳的膝蓋方向舉起,踢到毽子後,腳再「觸地」

以右腳為例,即左腳站立,右腳舉起,完成的姿勢會是腳心朝左方,腳跟約略停在左腳膝蓋前方不遠處。

不要認為《一》沒有什麼,當對方要招的內容是100個《一》時就足以遍尋四方無敵手。

我的最高紀錄僅50幾下而已,平均則是20不到。

《璇》

與《一》相同,但是踢到毽子後,腳必須是「懸空」。

簡單說就是進階版,很考驗平衡與體力。

最高紀錄為27個《璇》,平常能有10個就不錯了。

 

《竹》

一腳踩於地上,另一腳的腳心朝下,腳尖朝前、腳跟向後,彎曲舉起,踢到毽後,腳再「觸地」。

印象中沒有踢「懸空」《竹》的毽招。如果真要使用這種的話,就需要特別說明是「懸空」的《竹》。

 

《邊》

一腳踩於地上,另一腳與《一》舉反方向,以右腳為例,即腳心朝右,且腳尖朝前、腳跟向後,踢到毽後,腳再「觸地」。

《璇邊》

與《邊》相同,但是踢到毽子後,腳必須是「懸空」。

 

以上這五個就是踢點在「一般」位置的常用毽招。

曾經我哥要招《璇、璇、璇、璇邊、Due、Due、璇、Due、Cue》,單獨靠簡單的毽招就打敗許多人。

 

《秦》

一腳向前跨出一步,另一腳踢《一》。

由於另一腳要踢出《一》,所以向前跨出的腳便會微微地半蹲。

《鐵》

與《秦》相同,但是毽子必須停在踢《一》的腳上,停住後,需把毽子移動到另一腳的前方丟起,過程中有毽子的腳必須「懸空」。

 

 

《孔》

 

一腳踩於地上,另一腳向前踢起,踢到毽子後,腳再「觸地」。

 

《Due》[dju]:(有些毽招的唸法用中文拼寫不出來,所以會改用英文拼音呈現)

 

與《孔》相同,但是踢到毽子後,腳必須是「懸空」。

《斜孔》

與《孔》相同,但是另一腳改向斜前方踢起。

以右腳為例,會由左向右前方踢起。

《側孔》

與《斜孔》相同,但方向與斜孔相反。

以右腳為例,會由右向左前方踢起。

 

《戒》

一腳抬起,另一腳在抬起腳的外側踢《孔》。

以右腳為例,左腳抬起,右腳在左腳左側踢《孔》。

《跨戒》

與《戒》相同,但抬起的腳需在毽子丟起時從毽子上方跨過,接著踢《戒》。

 

《龍》

一腳向前跨出一步,另一腳在向前的腳外側踢《孔》。

因為踢《孔》的關係,所以向前的在會順勢離開地面,整體會有微微地跳起。

以右腳為例,左腳向前跨出,右腳在左腳的左側踢《孔》。

曾經有人以6個《龍》要招,而我只踢出5個《龍》被擊敗。這5個《龍》就成了我的最高紀錄,平均是2~3個之間。

《鳳》

與《龍》相同,但是向前跨出的腳不能離開地面,所以在踢的時候,整體會有卡住的感覺。

曾經有人說我的是《小飛龍》,因為有跳起來,《龍》是沒有跳起來的,我問對方,那《鳳》呢?對方沒有回答。

老實講,我不太清楚《小飛龍》的定義,所以就一直沒有把《小飛龍》放在毽招裡。

 

 

《巧》

與《一》相同,但是踢點是「跳招」,也就是跳起來踢《一》的意思。

印象中沒有遇見過「跳招」的《璇》、《竹》、《Due》、《邊》、《璇邊》,如果真要使用這種的話,就需要特別說明是要跳起來的。

 

《Cue》[kju,]:

一腳收起,膝蓋朝前,腳心向後,腳跟會在屁股下方一點點的位置,另一腳踢《巧》。

我的最高紀錄為12個《Cue》,而且對我而言,《Cue》的「慣用」腳是左腳。

同時也會踢「分解」《Cue》,最高是5個。

經高人指點並苦苦修練後,終成陰陽,即1個「慣用」搭配1個「分解」。

目前最高是5個《陰陽Cue》,是我的第一個必殺技。

學會陰陽之後,曾經嘗試要招《陰陽十》,結果是也足以技壓群雄了。

 

《花》

將毽子丟起時,一腳需以《邊》的姿勢從毽子上方水平繞過回到《Cue》的姿勢收起,緊接著另一腳踢《巧》。

最高紀錄是3個還是4個,有點忘記了,《花》的「慣用」腳也是左腳。

同樣也會《陰陽花》,最高紀錄為2個。

 

《踩》

一腳收起,膝蓋朝上前方,腳心向下,腳尖往前,另一腳踢《巧》。

這個毽招踢起來會很像一腳踩在另一腳上面的感覺。

我的《踩》也是以左腳為「慣用」。

同樣也會《陰陽踩》。

 

《代》

與《秦》相同,但是踢點是「跳招」,也就是跳起來踢《秦》的意思。

《莊》

與《代》相同,但是踢到毽子後,腳必須是「懸空」。

這兩個也是以左腳為「慣用」。

同樣也會《陰陽代》與《陰陽莊》。

 

曾經有人以要招《秦、代、Cue、踩、花》一氣呵成,中間未加入其他毽招,是相當困難完成的。

若能順利成功,也幾乎無人能敵了。

 

《豬》

與《一》相同,但是腳必須放在地上,讓毽子停在腳上後再丟起。

《豬過界》

與《豬》相同,但毽子停在腳上先不丟起,另一腳往有毽子的腳上跨過去,隨後有毽子的腳需微微抬起,從後方移回去,恢復成《豬》的姿勢,然後將毽子丟起。

每走一個即是1個《過界》,走3次後要招的話,那就是《豬過界過界過界》。

 

《小豬》

與《豬》相同,但是腳需離地一點點,不可高過另一腳的膝蓋,讓毽子停在腳上後再丟起。

《小豬飛天》

與《小豬》相同,但毽子停在腳上先不丟起,另一腳從毽子上方向前躍過去,隨後需把毽子移動到另一腳的前方恢復成《小豬》的姿勢,過程中有毽子的腳必須「懸空」,最後將毽子丟起。

《小豬回家》

與《小豬》相同,但毽子停在腳上先不丟起,把毽子移動到另一腳的後方成剛《小豬飛天》完的姿勢,過程中有毽子的腳必須「懸空」,隨後另一腳從毽子上方向後跳回來,恢復成《小豬》的姿勢,最後將毽子丟起。

其實通常《飛天回家》會一起做,因為少了移動毽子的風險,只要向前躍過去,然後再向後跳回來,最後將毽子丟起,就是《小豬飛天回家》。

與《過界》相同,可以很多次的《飛天回家》。

 

《星》

與《竹》相同,但是腳必須放在地上,讓毽子停在腳上後再丟起。

理論上應該有《星過界》,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出過。

印象中《星》不像《豬》之於《小豬》,沒有離地一點點的《星》,如果真要使用這種的話,就需要特別說明是離地一點點的《星》。

 

 

《猛虎》:(此毽招無陰陽之分)

 

 一腳站立,另一腳抬起,以《竹》的姿勢,讓毽子停在大腿上後再丟起。

也有人以投機的方式,不讓毽子停在大腿上,而改用大腿將毽子踢起,也算《猛虎》(通常用在《猛虎大發威》的毽招)。

 

《猛虎下山》

與《猛虎》相同,但毽子停在大腿上先不丟起,隨後將腳伸直成離地一點點的《星》,讓毽子停在腳上,最後將毽子丟起。

《猛虎上山》

與《猛虎下山》相反,讓毽子停在離地一點點的《星》的腳上,隨後丟起毽子,讓毽子停在大腿上,最後將毽子丟起。

《錯山》

在《上山》與《下山》的時候,毽子停的大腿與腳若是不同腳的話,就是所謂的《錯山》。

例如《猛虎下錯山》就是《下山》時要換成另一腳伸直成離地一點點的《星》。

 

《唐》

與《邊》相同,但是腳必須放在地上,讓毽子停在腳上後再丟起。

曾經看人要招《沈唐孔》,就是以《斜孔》的動作在即將要踢到毽子時轉變為《唐》,然後將毽子踢起。

老實坦白說,這個毽招我不會。

 

《褲》

與《唐》類似,但是成《邊》的腳必須180度迴轉靠在另一腳後方,完成後的姿勢為一腳站立,一腳成反過來的《唐》在站立腳的後方,兩腳腳跟相對,讓毽子停在反過來的《唐》上面,隨後透過轉身恢復成《唐》的姿勢,最後將毽子丟起。

《內》

與《褲》相同,但是一腳成反過來的《唐》會在站立腳的前方,兩腳腳尖相對,讓毽子停在反過來的《唐》上面,隨後透過轉身恢復成《唐》的姿勢,最後將毽子丟起。

這兩個毽招是某個高人教導,老實說,完成難度相當相當相當地高,尤其以《內褲》要招時,要連續完成,根本不可能,至少我沒成功過。

而且光是《內》這個毽招就極度違反人體工學,沒有絕對程度自虐者,請勿嘗試,腳會斷,真的!

 

最後再來提個《強力》的概念。

所謂的《強力》的意思就是將毽子丟起時,抬腳從繞毽子一圈,不管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繞皆可,依照個人習慣。

由外向內繞的人居多,我也是眾多的之一。

搭配上述提到的,就可能出現《強力一》、《強力孔》、《強力龍》等各種毽招。

與《過界》、《飛天回家》一樣,如果繞兩圈就是《強力強力》,目前僅看過《強力強力孔》與《強力強力一》。

我的反射神經與動作不是很靈活,遇上《強力強力》的毽招,只有投降的份。

另外《強力》也可以與放在毽招的中間連接,常見的將會放在下面介紹。

 

《鬼畫符》:《璇》+《強力孔》。

《人畫符》:「懸空」《竹》+《強力孔》。

《神畫符》:《璇邊》+《強力孔》。

《神人鬼畫符》:《璇邊》+「懸空」《竹》+《璇》+《強力孔》。

《猛虎大發威》:《猛虎》+《強力孔》。

因為《猛虎》後要直接加上《強力孔》很勉強,所以大多會改用另一腳來踢起《猛虎》,再用「慣用」腳接《強力孔》。

 

以上以鬼畫符最常見,因為《璇》比起其他毽招要來得容易許多。

在習得《鬼畫符》後,就不停地嘗試如何在《鬼畫符》後面繼續加上毽招,而不是僅僅要招1個《鬼畫符》而已。

最後練成最高3個《鬼畫符》,同時也奠定後續《點》的基礎。

 

後來因為能在毽招裡銜接《強力》的太多了,無法再一一給予名稱,所以出現了《點》這個名稱。

所謂的《點》其實就是「觸地」,但要特別地踩地板一下,所以可聽見會有啪、碰、咚用腳特意踩地板的聲音。

例如《一點強力孔》,就是《一》後面特意踩地板一下後,再接《強力孔》。

也有《孔點強力孔》,與《強力一點強力孔》和《強力孔點強力孔》等等。

 

其實,毽招有很多種的類型,有點像天賦的走向,可以專精,也可以全修,沒有強弱之分,只有能不能贏。

一般常見的難度在於兩個,毽招多變或者重複性高。

像我哥曾經擊敗多數人的《璇、璇、璇、璇邊、Due、Due、璇、Due、Cue》,就是屬於多變。

以自己最高紀錄去擊敗別人的則屬於重複性高。

另外還有以別人不會的取巧方式,例如《陰陽》與《強力》則都屬於此範疇。

以我而言,就屬於全修,各招各式、《陰陽》、《強力》皆有涉獵,聽起來很厲害。

但遇上專精於重複性高的對手,像6個《龍》、20個《秦》、6個《花》就只能夠甘拜下風。

 

洋洋灑灑寫了很多,是我喜歡毽子的心,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也能擁有毽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戀棠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